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民众之声
投稿

雄安新区重拳遏非法炒房 专家:要避免投资大跃进

2017-04-08 18:36:49 来源:大公网 作者:郑平 责任编辑:凌夏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

  大公网4月6日讯 4日晚,河北雄安新区筹委会(下称筹委会)发布消息称,目前新区所属三县已依法对土地、建设、房地产交易等进行管控,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管控大局平稳有序,截至4日已查处房地产建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765起,刑事拘留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。雄安新区重拳遏制非法炒房之同时,周边调控县市自3月起持续增加,河北霸州市和廊坊文安县5日出台楼市调控新政,雄安新区周边“限购圈”进一步扩大。

  综合新华社、中新社、中通社、澎湃新闻报道: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、容城、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。筹委会4日晚说明,雄安新区严格贯彻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精神,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售房、购房行为。任何以收取订金、意向金等变相销售“五证”不全商品房都属于违法行为,购买此类房屋不受法律保护。雄安新区将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,严厉打击二手房和小产权房违规交易,严厉打击违规建设,严厉打击黑中介非法销售、夸大宣传、哄抬价格等行为。

  关闭逾30间中介机构

  截至4日为止,当地除查处765起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,还拆除违建125处,关闭售楼部71家、中介机构35家,清理违规售房广告1597条,严厉查处违规网上售房行为9起,对10家恶意炒作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约谈。雄安新区公布说,雄安新区三县没有存量房源,暂未发现实际交易情况。

  4月1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后,一些房地产中介和部分外地人员涌向雄安新区进行炒房。随后雄安新区3县全面冻结全部房产过户等措施,大批炒房客开始从雄安新区3县涌向周边地区。

  廊坊保定上月出招

  雄安新区周边调控县市持续增加,河北涿州、涞水、保定、廊坊3月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政策,5日轮到与保定市雄县相邻的河北霸州市和廊坊文安县出台类似政策。据两地官方消息指,5日起霸州市、文安县对非本地户籍家庭居民购买住房限购1套,首付50%。霸州与文安两地限购内容基本一致,规定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须自申请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所在县(市)累计缴纳12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(城镇社会保险),限购1套住房且购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%。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1套住房,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,首付比例不低于30%。

  澎湃新闻报道,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级市任丘、保定市徐水区、定兴县、满城区、清苑区、白沟新城等接连出台限购措施,封堵各种炒房行为。徐水区发布政策规定,暂停向拥有本区3套及以上住宅的本区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。保定市清苑区、定兴县则规定外地人只能买1套,本地人限购3套。另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,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表示,雄安新区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至300万人。

  安新县杜绝炒房 停办离婚手续

  据澎湃新闻报道: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已暂时冻结全县所有涉及户籍变更、公职人员进出、产权变更等行为;由于户籍状况变更被叫停,部分居民的离婚、复婚手续办理也无法进行。

  4日晚间,安新县委有关人士表示,“稳定”是压倒一切的,在雄安新区正式宣布成立之前,有关领导已下令冻结户籍、人事变更等。具体而言,户籍人口只出不进。为杜绝婚姻变更带来的炒房等行为,县内暂不办理相关离婚或复婚事宜。

  5日安新县民政局婚姻办事大厅临近中午仍有人办理离婚。当日下午安新县某派出所门口已有10位居民等候办理业务,其中6位为复婚而来。该派出所工作人员称,当日上午离婚、复婚的有40多对,因涉及房屋产权和日后拆迁事宜,上级公安局已下令不能更改居民户口本上婚姻状态。

  专家:要避免投资大跃进

图:容城一处被封的房产中介/中新社

  据中新社报道:招商证券5日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,雄安新区对标深圳、浦东,其全部投资在未来大概是万亿元人民币甚至十万亿元级别。除国家投入之外,肯定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。

  四月里,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公布,背靠北京、紧邻天津、发展潜力巨大的三县一时风光无两。第一时间,房产虚热被及时按压,雄安新区态度明确:欢迎建设者,欢迎创业者,就是不欢迎“炒房者”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此前明确表态,要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,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。

  民生证券副总裁管清友提醒,雄安新区要避免投资大跃进,充分回顾过去发展经验,防范投资过热的问题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。

  设立新区对于当地的固定资产投资,一、二级市场投资影响深远,这一点在深圳新区和浦东新区都有体现,所以雄安新区是一个机会,不过也要提前防范投资过热、债务水平偏高的问题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振清认为,雄安新区可走与京津工业经济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道路,亦即重点发展创新、智能和生态产业,例如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无人技术、环保技术,以及航空航天、机器人等。

文章来源:大公网 责任编辑:凌夏

版权声明:
۞凡注明来源为“中华时讯新闻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中华时讯新闻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۞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