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民众之声
投稿

雄安非沪深复制品 专家:是港商绝好机遇

2017-04-08 16:10:28 来源: 大公网 作者:郑平 责任编辑:凌夏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

    大公网4月7日讯(记者张宝峰)雄安新区“从天而降”,比肩上海浦东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的高规格更引发各界热议。不过上海拥有金融贸易优势,深圳稳据科技创新高地,且二者皆占临海之利。与之相比,雄安何以持续“雄起”?对此,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6日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,与上海、深圳进行对比,今天雄安的起点高得多,它所逢遇的时代比上海更好。张孝德认为,香港的优势与国际化发展有可供雄安新区借镜之处,这将为港资港商带来发展机遇。

    张孝德说,雄安新区后续发展最大潜力恰恰在于它起于一片白地之上。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突围大背景下,雄安新区必将成为转型期中国经济吸引新的要素、新的增长模式、新的发展理念的一片洼地,这其实是雄安最大的优势之一。

    起点高于深 逢时优于沪

    “当年的深圳,也是起于一片白地。当年的上海虽然有颇大的传统产业,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完成市场经济转型,其发展仍然受到很多传统理念的掣肘。”张孝德说,从这个角度与上海、深圳相比,今天雄安的起点要比深圳高得多,它所逢遇的时代也比上海更好。可以说,雄安是中国在上海、深圳的基础上,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块全新的高端试验区,而绝非上海、深圳的简单复制。

    身处河北腹地,与京津形成鼎足,雄安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的意图十分明显。不过此前已有通州作为“北京副中心”用以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,如今的雄安与通州在功能上是否有所重叠呢?对此,张孝德表示,其实雄安的功能定位远不止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这么简单。

    “雄安新区首先是要形成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。”张孝德说,雄安处于整个河北腹地,与北京、天津联动起来,就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新的活力点和增长点。因此,必须将雄安置于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下进行考察,而不能局限地将其理解为隶属于首都的一个功能疏解区。

    雄安新区平地而起,众多资本商家亦寻机参与其中。对于港商港资有何机遇的问题,张孝德认为,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一个更大的背景便是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所以雄安是在一个全新的开放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。因此,如何学习香港的国际化发展理念,如何把香港的优势移植到雄安来,都将是港商港资的绝好机遇。

    赵克志:雄安张北成冀“双翼”

    综合新华社、中通社报道: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日前发通知,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。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5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称,理解雄安新区的定位和职能,需要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大局中来把握。

    赵克志称,规划建设雄安新区,有利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;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,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品质和水准,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;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,对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,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,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,具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。对河北来说,规划建设雄安新区,也形成河北两翼,一翼是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,推进张北地区建设,另一翼是雄安新区,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发展。

    赵克志表示,就他理解,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,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,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。其次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,建设绿色低碳、信息智能、宜居宜业,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。再次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地和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地,不是大搞房地产开发,更不是炒房淘金的地方。

  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也指出,中国官方将在雄安新区试点全新的房地产改革,找出一条能发展房地产,又能控制房价,保证更多需要有住房的人有房住,一条适合创业者、城市经济发展的房地产改革新道路。

文章来源: 大公网 责任编辑:凌夏

版权声明:
۞凡注明来源为“中华时讯新闻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中华时讯新闻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۞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